交通信号控制是否科学合理,不仅关系到道路是否畅通,更与每个市民的出行体验息息相关,但如何通过信号调优“调”出城市畅通路?

在2022信控技术专享峰会上,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副总经理景向前现场发表主题演讲,以《信号智能调优的落地应用与实践》为题,介绍了海信网络科技在信号调优领域的一系列创新实践,给出了一份“教科书式”调优范本。

找“病因”!

路口作为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城市交通的主要交通流量,起到“咽喉要道”的关键作用。尤其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逐年攀升,信号控制路口规模不断扩大,道路交通状况愈加复杂,以拥堵为代表的“城市病”亟待解决。

破解“城市病”首先得厘清“病在哪”。但不容乐观的是,在这方面行业还存在明显的短板,面对海量且复杂的交通问题,过于依赖人工经验分析问题成因极易造成交通问题发现慢、溯源难。

找准问题、厘清“病因”,海信让数据“说话”、让路口“思考”,通过智能调优系统自动诊断交通问题、分析问题成因、开出调优“良方”,这样一来可以自动诊断3大类、20种交通问题,诊断准确率不低于80%。

在具体实践中,海信充分撬动大数据,基于路口通行效率分析问题成因。基于交通流理论,根据车流通过交叉口的基本运动特性,引入通行效率分析方法,结合路口配时方案和路口渠化信息,准确分析问题成因,找到交通问题“症因”。

定策略!

厘清交通问题“病因”,就找到了问题抓手。但就目前来说,信号控制策略的自动生成和优化仍是行业难题,想完全依靠系统智能生成控制策略,往往效果不落地。

以绿波协调子区划分为例,行业多应用OD轨迹数据识别路径作为协调干线,轨迹数据量少支撑不足,协调干线七零八碎、不完整;绿波网络仅考虑路口间的关联性,忽视了干线间的关联性,网络划分脱离实际。同时,不同交通特征的时段划分不一样,无法自动识别工作日、非工作日等特殊情况,难以实现策略的定制化、个性化。

对此,海信打造“智能调优专家”,让路口会“思考”、让道路更畅通。首先,海信基于干线间关联度的绿波网络划分方法,融合OD数据、多参数的路口间关联度方法,实现绿波协调子区自动划分。其次,针对不同时段的动态交通特性,海信基于一周流量数据的聚类算法自动区分工作日、非工作日等不同的交通规律,生成个性化、灵活性的调度策略与方案。

看效果!

调优策略好不好,关键看效果。数据质量已成为制约系统智能化应用效果的核心问题,地磁、线圈等传统断面检测器数据稳定性差,再加上视频易受环境影响,红外漏检、误检率高,现有区域检测手段检测精度不足,导致数据获取精度低、质量差,影响后续使用。

夯实数据底座,海信从硬件和应用等多方面入手深挖数据价值。在数据组织上,海信系统可对前端各类检测器数据进行实时监视,识别数据缺失、占有率异常等6类数据异常,同步对数据在不同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同步对路口能够支撑智能调优及自适应优化进行评分,有效解决以往调优人员无法快速判断路口是否支持自适应优化及智能调优问题。在数据应用上,海信基于交管云脑实现数据治理和业务赋能,提高数据时效性、规范性、唯一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找病因、定策略、看效果,海信以信号智能调优为抓手加速城市交通数字化跃升,协助多地交警交出一份亮眼的疏堵保畅“成绩单”。在长沙,2021年长沙新增25个感应控制路口、20个自适应控制路口,及46条干道和2个区域的协调绿波。经验证,优化后主干道行程时间平均减少了27.4%,停车次数平均减少3次。在西安,2021年西安市主城区路网高峰拥堵指数下降23%,平均车速由2020年33.62公里/小时提升到35.87公里/小时,提升6.7%,城市交通出行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城市交通是一个动态的、精细的、多样化的交通系统,海信作为智能交通龙头在城市信号控制领域布局早、跨步大、实力强,目前已形成了智能化、数字化的信号调优模式,在长沙、西安、济宁等多地打造了信号智能调优样板,被誉为智能交通领域的现代“大禹”。